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平安中国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事关国家社会稳定大局,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将发展与安全统筹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是将“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平安江西建设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安中国建设在江西的具体实践与探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平安江西建设作出了具体安排,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亦审议通过了《江西省平安建设条例》。迄今,平安江西建设卓有成效,不过在一些方面仍需要加强。
基于对党中央平安中国建设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立足于江西的文化底蕴、时代风貌、历史延续,江西平安建设卓有成效。一是江西省委对平安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省委高度重视平安江西建设,始终坚持树立科学理念、完善工作格局、健全群防机制、创新方法路径,从理念和实践上将平安江西建设置于党的领导下、行于正确的方向上。二是平安江西建设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通过专门制定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工作指引,颁行《江西省平安建设条例》并实施,为全省平安建设提供了规范性依据。持续健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机制,形成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的平安建设体系,实现平安江西建设有制可循、有规可依、有力可聚的良性发展。三是具体现实的平安江西建设实践充满活力。为确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领域安全,持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振各界对平安江西的建设意识和建设热情,进一步丰富平安江西建设实践。四是真实有效的平安江西建设广泛实现。政治生态建设持续向好,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省域治理水平明显提高,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优秀省,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平安江西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升级的过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必须深入分析平安江西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尝试提炼出具有江西特色的平安建设的方法路径。总体上看,平安江西建设的创新实践具有以下路径:一是组织保障体系创新实践。围绕平安建设重点任务,构建平安建设考评、试点工作督导评估、矛盾多元综合化解、专项治理工作、智辅决策实战指挥、社会协同等六大体系。二是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实践。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探索创新红色治理,“法媒银”“寻乌经验”等一批在全国有积极影响的有益做法。三是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实践。在全国率先出台网格划分管理地方标准;上线运行集“智能汇聚、智慧研判、智辅决策”功能于一体的江西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为平安江西建设做实平台载体。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实践。专项治理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不断推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提档升级,有效防控公共安全风险,融合解决民生问题,为全面建设平安江西打牢群众根基。
平安江西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故而,要突出“大平安”理念,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聚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重点领域,构建并完善一系列既有功能分工又有密切协作的精细化建设体系。即在维护政治安全方面,在规范上,要细化地方法律体系,在执法司法上,要综合运用刑事、行政、民事等法律手段惩治各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在社会治安防控方面,要将防控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向行业、向网络拓展延伸,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社会纠纷解决方面,在省委政法委统筹下,理顺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加快发展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在社会民生保障方面,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服务与管理,让每个人都能过上有尊严而体面的生活;在社会德治德育方面,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执法司法的道德教化功能、学校教育的立德树人作用等,使人人向上向善;在社会应急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灾害事故、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社会稳定事件等应急管理机制。
(作者:刘为稳,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江西省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新安全格局视域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西研究”项目号:(24ZXQH15)的阶段性成果)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shqhxx.com/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