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方将向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助 网友: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

全国多地方将向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发放补助 网友: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

#多地将向二孩三孩家庭发放补助#2月22日,杭州宣布,今年将首次对同一对夫妇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家庭发放育儿津贴。记者梳理后发现,除了杭州,济南等地也出台了鼓励生育的财政补贴政策,尤其是对二孩和三孩的生育。

2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回老家”活动结束。在本次活动获得的数据中,“近三成农村青年无生育意愿”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也有很多人不想生孩子。发放这样的补贴真的会鼓励大家生孩子吗?”有网友这样说。

对此,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保持合理的出生人口数量。然而,对于那些不愿意生孩子的人来说,这种补贴措施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我觉得不仅要鼓励二孩和三孩家庭,还要补贴独生子女家庭。”

撰写《回乡》报告的主要负责人卢说,要合理增加人口,最重要的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特别是对农村青年,不要让他们的生育能力很快消失。

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

杭州和济南为二孩和三孩家庭提供补贴。

2月22日下午,在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杭州市政府2023年民生工程表决结果出炉。今年,杭州将首次对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同一对夫妻发放育儿津贴,新出生的孩子户籍在杭州。拟对二孩家庭一次性补助5000元,对三孩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

杭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在接受《浙江日报》采访时表示,按照2022年出生率计算,预计育儿津贴总额在1.4亿元左右,覆盖2.5万个家庭。

1月11日,据齐鲁网。com,济南市委、市政府发布《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规定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二孩和三孩的家庭,其济南市户籍符合生育政策的,每月领取6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直至子女满三周岁。

经过梳理,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沈阳、长沙、云南等地近期也颁布了二孩和三孩家庭生育补贴发放方案。

相比之下,深圳计划给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生育补贴。

今年1月,深圳市卫健委发布了《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采取差异化、累进制的方式向市民发放育儿补贴。其中规定,生育第一个子女并在家登记的,除每年发放1500元的育儿津贴和三年累计7500元的补贴外,拟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3000元。

二胎在家出生并登记的,拟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5000元,此外每年发放育儿津贴2000元,三年累计补助11000元。第三个孩子在家出生并登记的,计划发放一次性生育津贴10000元,每年发放育儿津贴3000元,三年累计补助19000元。平均而言,有三个孩子的家庭每年领取的生育津贴最多。

“近三成农村青年无生育意愿”热搜背后

远非悲观,这只是目前受访者的意愿。

2022年中国出现人口负增长,给予很多补贴鼓励生育。但数据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欲望都明显下降。“2023年我在家乡看到了什么”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4917份,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425个市/县/区,其中农村地区57334份,占总问卷的54.6%,城市地区47583份,占总问卷的45.4%。

问卷数据显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27.72%,有生育一个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38.04%,有生育两个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32.49%,有生育三个及以上孩子意愿的年轻人比例为1.75%。

“不育青年的比例接近30%,但这个数据不是农村不育青年的比例,而是问卷覆盖的农村和城市青年的总比例。”作为撰写该报告的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拆解开来,农村地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约为24%,城市地区没有生育意愿的年轻人比例约为31%。

不过,卢也表示,这样的数据不可能完全准确,也远远谈不上对人口增长持悲观态度。

“首先,我们的调查问卷是通过微博进行的。使用微博并愿意参与问卷调查的年轻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这类人思想比较开放前卫,生育意愿相对较弱。

另外,对于参加调查问卷的人来说,这只是他们现在的愿望。目前他们没有要孩子的欲望,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要孩子。一旦他们遇到喜欢的人或者改变了想法,他们就会改变。但相对来说,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未来一般不会有太大改变。”

为什么农村青年群体的生育率也会下降?

专家:成本增加+概念影响

不过,鲁也表示,即使没有达到网上所说的近30%,也有24%左右的农村青年没有生育意愿,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1年农村青年婚姻关系调查的通知》,浙江、重庆、山东、四川等地区相关统计部门在6月至7月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以浙江宁波为例。在当地已婚或离异的农村青年中,有一个孩子的比例为62.5%,有两个孩子的比例为23.21%,有三个孩子的比例为0.89%,13.39%的受访者无子女。

鲁说,现在看来,农村青年没有生育意愿的比例约为24%,低于城市青年没有生育意愿的比例约31%。但是这个数据呈现出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农村和城市的变化是一致的。

谈及农村青年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他们不愿意生孩子或少生孩子,鲁说,这种变化与城市青年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基本一致。“以前农村生二胎是底线,至少生两个,现在二胎是上限。很多夫妻如果最多生两个孩子,就不愿意多生。”

首先,很多农村青年选择在城镇或城市生活,会增加农村的生活成本,抚养孩子本身也会增加负担。另外,就是观念的转变。虽然很多人出生在农村,但是随着学习和工作,他们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在乎自己的感受,不愿意把精力花在养孩子或者多生孩子上。

生育津贴会有效吗?

专家:没必要推销“人口焦虑”

但有必要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意味着我国人口迎来负增长。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结婚、生育,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在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袁鑫看来,目前这一政策的效果还不明显,生育津贴对增加年轻人生育意愿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对于已经决定要不要孩子的人来说,我想他们不会因为能拿到生育津贴就改变主意,但这种生育津贴有鼓励大家生孩子的意义和引导作用。另外,我认为不仅二孩和三孩家庭需要补贴,一孩家庭也需要一定的生育补贴。”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阳在2021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要把乡镇的教育搞好,让农民的后代不用去县城读书,节省农民家庭的生活和婚姻成本,同时农村的城镇化也要伴随着充分的就业机会。

比如农民去县城买房,可以同时在县城就业。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不增加农民生活负担。在中国,农村人口至少有5亿到6亿。如果能改善乡镇教育,提高县域就业机会,相信县域将成为中国的生育高地和人口增长的“蓄水池”。

“与城市青年‘固化’的生育意愿相比,农村青年和县城青年由于家庭和环境因素,仍然愿意生孩子甚至多生孩子。”鲁认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不要让年轻人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迅速消失。

袁鑫表示,虽然中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但也没必要过度推销“人口焦虑”。

“人口下降其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阶段。很多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口大国。通俗地说,就是用更少的人可以做更多的事。同时,我们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保持人口合理增长。现阶段,我觉得没必要过分推销‘人口焦虑’。”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shqhxx.com/467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6日 上午9:49
下一篇 2023年2月26日 上午10:06

相关推荐

  • 摩卡婚庆 荣获 2024年度赣州市《金牌婚礼服务之星》评选活动

    摩卡婚庆 荣获 2024年度赣州市《金牌婚礼服务之星》评选活动 季军 有幸评选成为2024年度赣州市《金牌婚礼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季军 。店铺虽小,用心经营,承蒙您的厚爱,我们倍感珍惜,再好的广告语都不及顾客的一句满意。赣州摩卡婚礼*婚介 主营:婚礼策划,婚纱礼服,婚车租赁,婚车装饰,主持摄像,化妆,婚恋咨询。从业婚礼行业十余年 如果问我们为什么热爱? 我想我…

    2024年4月1日
    0
  • 五十万人参与大罢工搅动英国 英国媒体:对苏纳克政府造成了政治打击

    五十万人参与大罢工搅动英国 英国媒体:对苏纳克政府造成了政治打击 #五十万人大罢工搅动英国#据多家英国媒体1日报道,英国迎来自2011年以来规模最大的罢工日,预计将有来自7个工会的50万人参与,其中包括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教师和火车司机,以及来自124个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超过10万名公务员。 英国《每日电讯报》将其描述为“事实上的总罢工”。唐宁街10号警告称,1日…

    2023年2月2日
    0
  • 母子俩大年初一在家中“围炉煮茶”关门窗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母子俩大年初一在家中“围炉煮茶”关门窗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母子俩大年初一家中围炉煮茶身亡#这个冬天,“围着火炉煮茶”这种休闲方式迅速成为新的“网络名人”。然而,记者28日从扬中市人民医院获悉,一对母子因在家围着灶台煮茶,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8日,医院介绍,22日下午6时许,扬中市120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一对母子倒在家中……”急救小组立即赶到现场。…

    2023年1月30日
    0
  • 2023年余姚葡萄节:爱心助农献爱心,线上线下火热开展

    千年临山卫,江南葡萄沟,又到一年葡萄满枝头的时节。2023年余姚葡萄节活动于7月下旬陆续开展。此次葡萄节主打以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为首的农业精品路线,让市民朋友们打破对余姚葡萄品牌的固有印象,提升品牌价值。本次葡萄节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余姚葡萄+直播推广+网络销售”的营销模式开展,让全国人民品尝到美味的余姚葡萄并推动余姚葡萄产业新突破、新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振…

    2023年8月14日
    0
  • 传递温暖,公益助农!余姚大米文化节受多方点赞

    “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在江南水乡,年糕因其“年年高”的谐音,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吉祥食品。对于余姚人而言,年糕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美食,无论是日常伙食还是逢年过节的宴会中,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 10月,2023余姚大米文化节节拉开帷幕,而年糕也是大米做成的广受宁波市民喜欢的一个产品,本次活动由宁波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余姚市供销社联合举办,并且…

    2023年12月15日
    0
  • 以前票房反超了会画海报恭喜对方:“满江红”遭同行冷嘲热讽

    以前票房反超了会画海报恭喜对方:“满江红”遭同行冷嘲热讽 #以前票房反超了会画海报恭喜对方#今年的春节档市场格外热闹,总票房位居中国电影史上第二。很多国产电影都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满江红》一开始并不被普遍看好,但很快票房就超过了《流浪地球2》,一直领先到现在。截至1月29日11点30分,已经突破30亿大关,而《流浪地球2》刚刚突…

    2023年1月29日
    0
  • 乡村振兴有明灯

    (李渊若)受朋友邀请,随他一起去一个偏僻的山村——江西省贵溪市耳口乡菖蒲村出差。 菖蒲村的村子不大,算起来只有几百户长住人口,一个行政村区域内稀稀落落得分布着几个自然村。整个村子都被四面大山环绕着,想要进村只有一条盘山公路。我们从鹰潭市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这山路就走了将近一半的时间。 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村支书李书记正在开会。等到会议结束,他走出来…

    2023年5月27日
    0
  • 郑州85岁老人想娶60岁女友结婚遭到子女反对,老人说他一天也等不了了!

    郑州85岁老人想娶60岁女友结婚遭到子女反对,老人说他一天也等不了了! #85岁老人想娶60岁女友遭子女反对#我们都知道结婚是一件大事。不是简单的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所以,在面临婚姻的问题时,年轻的两情相悦有时是得不到他父母认可的,老人之间的相互陪伴也未必能得到年轻人的理解。 郑州的刘先生今年85岁,和60岁的女友意气相投,所以想步入婚姻殿堂,…

    2023年2月25日
    0
  • 关于推动华夏社区项目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进展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政策部署,特别是“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的重要指示,明确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坚定支持和持续推动,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并为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科技进步带来…

    2025年4月18日
    0
  • 开启过年模式!南方小年吃什么,和北方小年有什么区别

    开启过年模式!南方小年吃什么,和北方小年有什么区别 #开启过年模式!南方小年吃什么#“二十三个蜜瓜棍,二十四个扫房,二十五个磨豆腐脑……”每当唱起这首“新年歌谣”,就意味着传统的“小年”到了,人们开始制作蜜瓜,祭灶,忙着打扫房屋,准备新年的各种食物…虽然南北方的小年日期不同,但今年恰逢周末。这个周末,北方和南方一起迎来了新的一年! 小年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小…

    2023年1月15日
    0